同行评审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文章快速检索

栏目文章信息

服务研究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重大事件的数字记忆构建策略研究——以“爱尔兰饥荒移民故事”虚拟展览为例
代林序, 杨 曈, 郭映彤, 陈淑涵
2025, 333 (3): 149-.
摘要10)      PDF (1560KB)(6)   
“爱尔兰饥荒移民故事”虚拟展览是围绕 19 世纪 40 年代爱尔兰人因饥荒困境移民至加拿大这一历史事件开展的数字记忆项目。其目标是记忆的真实还原、多元视角构建和充分传播,内容包括设计时空叙事板块进行整体性还原,聚焦事件主题切片构建专题集,策略可解析为以事件为线索聚合记忆资源、以阐释为基础重述数字记忆和以共鸣为导向呈现事件记忆的构建思路。因此,我国记忆机构应顺应文化数字化战略,聚合多源异构的记忆资源,深入重大事件的文化内核以重构数字记忆,同时以可视化与交互性为关键点建立数字记忆平台,积极推进重大事件记忆建构实践开展。
数字化教学资源需求导向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郭海玲, 刘仲山, 卫金金, 魏悦华
2025, 333 (3): 159-.
摘要10)      PDF (2090KB)(5)   
对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需求研究,可以帮助高校图书馆捕捉不断发展变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需求,识别现有服务中的缺口,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新兴教学需求,从而更好地支撑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教学资源服务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需求层次模型的构建从用户客观需求视角出发 , 在借鉴用户体验蜂窝模型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咨询、小组讨论等方法提炼出 6 个维度的需求层次,即可用性、有用性、满意性、可信性、可寻性、安全性,并利用 Kano 模型对高校教师群体进行问卷调研,
进而对各项教学资源需求项目进行层次识别及分类排序。基于此,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教学资源服务能力提升应注重优先保障内容合理性的必备属性要求,重点满足交易安全性等期望属性需求,兼顾时效性及易学性等魅力属性需求以及关注格式规范性等无差异属性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治理图景:理念、模式与运行机制
李少惠, 尤佳
2025, 331 (1): 106-.
摘要619)      PDF (1347KB)(416)   
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观时代背景下“元问题”层次的学术探索,也是顺应全球化与公共治理趋势而衍生的“文化统治—文化管理—文化治理”之必然进路。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的形成有着内在的理论背景、实践背景与理论本土化反思,可为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从管理文化到文化治理、从政府包揽到多元参与、从科层管理到多维互动、从保障基本到需求回应的转型。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模式要素包括主体构成、权力运作方式、职能行使方式、治理机制与沟通方式,类型分为政府主导型、协同合作型、自组织型,运行机制包括政社合作机制、政企合作机制。
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中的创新举措与经验:以日本明石为例
肖鹏, 陈苗, 曾斯钰, 李春秋
2025, 331 (1): 118-.
摘要585)      PDF (2630KB)(142)   
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日本明石的生育鼓励政策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建设以儿童为中心的城市、减轻家庭育儿的经济负担、优化育儿相关的基础设施、推进“书城明石”建设。在经费保障、儿童阅读推广、阅读育儿支持、亲子服务活动、家长服务等方面,公共图书馆在明石公共文化育儿支持工作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基于批判性考察与借鉴明石经验,我国应将图书馆服务作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一环,加强儿童阅读推广和家庭教育的支持力度,丰富针对孕妇、家长及学龄前幼儿的服务,合理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生育支持环境建设。
面向数字弱势群体的公共图书馆数字导师服务研究
潘玉辰, 徐旭, 张俊
2025, 331 (1): 129-.
摘要596)      PDF (1649KB)(200)   
通过综合网络与文献调研,聚焦公共图书馆数字导师服务实践信息,并利用 5W1H 分析法梳理与归纳发现,公共图书馆面向数字弱势群体开展数字导师服务的关键要素为队伍建设、专业培训、合理激励、资源赋能、空间支持和信息共享,其典型模式为局部合作模式、外部支持模式和地方联盟模式。打造数字导师赋能数字弱势群体的优质生态应在数字导师平民化、泛在化、专业化和适配化为重要原则和核心动力的基础上,建立数字导师工作小组,寻求多方社会力量支持;完善培训数字导师模式,适配数字弱势群体需求;搭建数字资源供给渠道,促进相关主体参与活动;构建立体多元宣传体系,强化数字包容支持认知。
基于 Word2Vec 与 LSTM 混合模型的公共图书馆用户多维满意度量化方法研究
钱明辉, 樊安懿, 田甜
2024, 330 (6): 89-.
摘要246)      PDF (2060KB)(770)   
数智赋能公共阅读服务精准化:一个分析框架
王晴
2024, 330 (6): 101-.
摘要251)      PDF (2544KB)(705)   
数据科学赋能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韧性: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陈梁, 王修来, 王婧怡, 袁润
2024, 330 (6): 111-.
摘要272)      PDF (2249KB)(134)   
政社合作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政府角色定位与推进路径研究
李杨, 陆和建
2024, 329 (5): 96-.
摘要136)      PDF (1576KB)(141)   
文旅融合背景下用户体验地图在公共图书馆文创体验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王文韬, 钱鹏博, 董晶晶, 唐思捷, 吕浩
2024, 329 (5): 106-.
摘要119)      PDF (4112KB)(384)   
从数字鸿沟到数字融入:面向老年群体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的包容策略研究
黄凌云
2024, 329 (5): 120-.
摘要151)      PDF (1524KB)(307)   
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供给效率测度研究——基于县市级公共图书馆面板数据的分析
严贝妮, 周寅, 刘婉
2024, 328 (4): 108-.
摘要550)      PDF (1580KB)(196)   
借助因子分析和 DEA-Malmquist 指数模型,利用 2012—2022 年《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中县市级公共图
书馆省域面板数据进行阅读服务供给效率测度并分析其动态变化和动力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县市级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供给效
率普遍提升但增长较为滞缓,其增长得益于技术进步而受制于综合技术效率降低,且不同区域的供给效率变化情况呈现明显差异。
为打破效率增长阻滞,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加速阅读服务技术融合,兼顾供需两侧管理模式转变;
强化阅读服务效率评估,促进财政资源区域间精准配给;针对性优化区域差异,谋求东中西阅读供给效率均衡发展。
面向弱势群体的日本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研究 
刘一鸣, 杨灿
2024, 328 (4): 119-.
摘要593)      PDF (1512KB)(461)   
通过网络调研法、信息咨询法和文献分析法对日本 47 所县级公共图书馆开展的弱势群体健康信息服务进行分析发现:
在服务内容方面,日本公共图书馆建设了多样化的健康信息资源,开展了全方位的健康服务活动,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健康信息服
务;在服务对象方面,重点关注癌症患者、痴呆症群体、残障人士与孕妇等弱势群体;其服务特点为自上而下推进弱势群体健康
服务落到实处,积极组织适宜于读者需求的健康信息资源,注重提升馆员弱势群体健康信息服务能力,深入开展跨机构合作来促
进健康信息共享。基于此,我国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健康信息服务应树立服务意识,优化健康服务制度环境;开发特色资源,打
造个性精细馆藏体系;提供多样服务,满足用户多项健康需求;培养专业馆员,创新健康信息服务内容。
图书馆物理空间触觉设计的框架与路径研究
陈婧, 杨威, 陈卓
2024, 328 (4): 128-.
摘要532)      PDF (1701KB)(871)   
许多图书馆物理空间都存在“触觉饥饿”问题,探讨图书馆物理空间的触觉设计可以为改善图书馆空间服务提供新思路。
图书馆物理空间触觉设计基于多感官交互与整合理论、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理论,其价值在于延伸读者的视觉体验,激发
读者的触觉情感,打造沉浸式体验;其要点包括安全性、适当性和灵活性。图书馆物理空间设计可以基于读者的触觉感知、触觉
解释、触觉情感和触觉表现四个基本维度,从粗糙度—平滑度、软度—硬度、弹性—塑性、轻—重、冷—热、干—湿维度展开触
觉设计,同时还应使各种触觉属性互为补充,形成最佳触觉刺激组合。
基于书理学框架的元宇宙图书馆阅读推广机理研究与模式构建
李巍, 刘博, 张杨, 罗盈, 王寒冰
2024, 328 (4): 138-.
摘要562)      PDF (1482KB)(914)   
书理学作为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研究轴心是“书—人—用”,三个原则是“书是基础”“人是关键”“用是目的”,
符合用户核心诉求,能够促进图书馆阅读推广产生良性变化,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可作为元宇宙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基本指导理论。
基于信息技术革新下的图书馆用户阅读需求变化分析、元宇宙环境下图书馆用户阅读行为画像分析,书理学框架下元宇宙图书馆
阅读推广模式能够充分揭示“书”“人”“用”三种元素在对应场景中的实践应用情况,利于培养用户生成适用于智能技术下的
阅读思维,在生理和心理上对阅读行为产生双重效应。
ChatGPT 赋能图书馆知识服务:原理、场景与进路
郭亚军 马慧芳 张鑫迪 冯思倩
2024, 327 (3): 60-.
摘要354)      PDF (1338KB)(613)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实践进展与生成策略研究
孙金娟 郑建明 高蕴梅 孙红蕾
2024, 327 (3): 69-.
摘要315)      PDF (1702KB)(232)   
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服务:底层逻辑、实践现状与发展路径
陈艳红, 陈晶晶
2023, 324 (6): 141-.
摘要1091)     
“绿动未来”环保公益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究
贺延辉
2023, 324 (6): 148-.
摘要1033)     
融合发展语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评价体系研究
孙文娉, 陈雅
2023, 324 (6): 155-.
摘要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