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审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文章快速检索

栏目文章信息

事业建设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图档博(LAM)协同发展研究
周林兴, 张笑玮
2024, 325 (1): 146-.
摘要1018)     
英国研究型图书馆联盟《2022—2025年战略》分析与思考
姚璐
2024, 325 (1): 155-.
摘要988)     
公共图书馆信用制:理论内涵、时代价值与优化路径
范文宇, 徐双, 冯小凡
2025, 331 (1): 141-.
摘要606)      PDF (1321KB)(60)   
信用制是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的一种制度创新。在理论内涵方面,从目的来看,押金制是规避风险,信用制是保障权益;从形式来看,押金制是以押金为担保、以借阅证为凭证的制度,信用制是以信用为担保、以数据为凭证的制度;从手段来看,押金制是一种监管和控制手段,信用制是一种赋能与激励手段;从理念来看,押金制是以公共图书馆为中心,信用制是以公众为中心。押金制是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之上,信用制是构建在性善论基础之上,且信用制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高度耦合。相较于押金制,公共图书馆信用制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全面建设以及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体现了显著的时代价值。未来,信用制应在构建均等化的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数智化、建立公共图书馆行业信用标准体系、拓展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广度深度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推动公共图书馆信用制的完善健全。
我国台湾地区公共文化设施 BOT 模式研究
关思思
2025, 331 (1): 149-.
摘要595)      PDF (1360KB)(398)   
20 世纪末期我国台湾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发展面临困境,于是在所谓“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等相关规定与政策激励下,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遗址、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均开始采用 BOT 模式推行。从台湾地区的实践探索可以发现,由于在改革背景、政策法律、管理体制方面存在差异,且受到经济诱因不足、短期运营限制、责权划分复杂、投入资金庞大等因素限制,我国大陆地区在公共文化领域推行 BOT 模式存在阻力。一旦公共文化设施选择采用 BOT 模式,须重视开发、完工、运营等风险评估,同时政府、民间企业与公共文化机构只有合作才能达到共赢。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学图书馆数据治理研究
陈飞, 黄文彬
2024, 329 (5): 138-.
摘要125)      PDF (2591KB)(723)   
生成式人工智能 Sora 赋能智慧图书馆的探索与法律规制
李涛
2024, 329 (5): 128-.
摘要123)      PDF (1403KB)(322)   
面向未来学习中心的医学院校图书馆研究
胡博越, 赵南
2024, 329 (5): 149-.
摘要109)      PDF (1400KB)(135)   
社会组织推动乡村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生产路径研究
鲁云鹏 , 付轼辉
2025, 333 (3): 118-.
摘要10)      PDF (1674KB)(5)   
为系统探究社会组织推动乡村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生产路径,可借助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将空间生产路径分为“空间发现—空间创造—空间拓展”3 个环节,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发现:第一,空间发现是空间表征规约下的动机发生。社会组织对公共文化空间的矛盾反思、政策解码,形成参与乡村图书馆建设的驱动力。第二,空间创造是空间实践重构下的价值塑造。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资本,更精准地实施“以学生读者为中心”的空间实践策略,对乡村图书馆在学习、援助空间等进行价值创造。第三,空间拓展是表征空间示范下的自我成长。社会组织通过象征性、示范性符号,将乡村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样态塑造成文化与政绩“景观”,推动其成为“能思考,会繁殖”的“文化有机生命体”,并开启空间生产新循环。
我国地方公共图书馆管理政策扩散研究 ——基于贝瑞政策扩散模型的实证分析
石庆功, 王子健, 肖希明
2025, 333 (3): 105-.
摘要9)      PDF (1763KB)(10)   
地方公共图书馆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提高我国图书馆法治化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当前我国地方公共图书馆管理政策数量仍然相对较少,政策扩散水平较低。因此,以我国 31 地 2013—2022 年的宏观数据为样本,基于修正后的贝瑞政策扩散模型,考察了我国各地经济状况、人口构成与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对地方性公共图书馆管理政策扩散的复杂影响机制可以发现:第一,我国地方公共图书馆管理政策的主要扩散模式为“自上而下的层级扩散”“邻近区域的跟进扩散”和“自下而上的吸纳扩散”;第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引导地方公共图书馆管理政策扩散的主导因素;第三,相较于其他因素而言,公共图书馆事业财政拨款与政策扩散活动的相关性更为密切;第四,地方政府在采纳并制定公共图书馆管理政策时应注意隐性负面作用。
CASHL 发展研究
伊 雷, 林海棠
2025, 333 (3): 141-.
摘要9)      PDF (2360KB)(8)   
通过围绕 CASHL 的发展目标、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主要问题等方面,以比较研究为方法,对其成立 20 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回顾发现:走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联合保障之路,建设中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联合保障体系最为符合我国国情。以“大”带“小”“大馆共建,小馆共享”是 CASHL 最主要的运营逻辑和发展逻辑。CASHL、CALIS、CADAL 共同构建协同协作的学术信息服务平台,筹建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但 CASHL的发展也面临发展机制、国际化、系统更新与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资源整合以及优化用户体验等难题。为此,CASHL 应逐渐由政策驱动转变为自我驱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走国际化之路,利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整合两种资源,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提升系统自动化水平,加强服务质量控制,以实现自身良性发展。
图书馆员职业认同结构及影响因素的扎根考察
景 晶 , 谢明诠
2025, 333 (3): 130-.
摘要8)      PDF (1634KB)(11)   
基于 23 名图书馆员半结构化访谈,利用扎根理论构建的图书馆员职业认同结构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职业效能 3 个方面,馆员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包括工作生态、组织制度、个体因素、社会环境 4 个方面。图书馆员职业认同既是静态的有机整体,也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存在着馆员自我认知与社会认同的分歧;且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因此,提升图书馆员职业认同应从政策层面,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从组织层面,配套职业支持措施;从个人层面,重视发展机会,重塑职业形象。